以下是我五年開時裝店的心得體會,希望能對新人有些幫助。
記得五月一號剛開店時,我是以一個時裝休閑品牌為切入點,開始了我的開店之旅。剛開業(yè),店里的生意不象我想象的那么火爆,品牌服裝款式單一,顧客選擇的余地很少,盡管此品牌有100%的換貨率,但是差不多風格的衣服換來換去也沒怎么動。于是我到市場憑自己的眼光挑雜款,這樣,我的店才開始慢慢有點氣色,甚至二個月后的人丁興旺。得了甜頭后,我慢慢地脫離了那個品牌,走向了百家爭鳴。
第一年的秋天,我和老公一起去到廣州進貨,聽說那里的進貨渠道比較多。廣州火車站周圍都是些服裝綜合市場,有時裝類的,休閑類的,牛仔類的......我們都有些應接不暇了,更后在白馬市場進了一部分貨。第三天,我們?nèi)チ嘶㈤T,那里長長的一條街都是新穎別致的服裝,看的我眼花繚亂,一時不知道從何下手。直到我們手腳疲軟,錢袋空空,才意猶未盡地告別了虎門。回到店里,銷了一部分貨之后,發(fā)現(xiàn)廣貨雖然利潤高且好賣,可尺碼調(diào)換麻煩,且有些廣貨杭州也有,只是價位比廣州高一些。我的量不大,又加上來回的折騰,也就感覺不到它的優(yōu)勢所在了。于是放棄廣州,專攻杭州了。
在杭州進了兩年的市場貨之后,我發(fā)覺一旦你進了好貨,如果賣得好,過幾天幾乎每家店都有這個貨,為了吸引顧客,有幾家甚至賣到了成本價。所以說大家都有的貨是賺不了錢,只能起襯托作用。還有一些
已經(jīng)做出的牌子貨,利潤不高,但能跑得出量來。一些人氣很旺的知名批發(fā)店的東西一般每家店也都有,你也缺不了它,價錢賣不高,可也不壓貨。如果我的店里都賣以上這些貨,雖然人氣會很旺,可也沒什么可賺,房租又這么高,我還得進些別人沒有,可又拿得出手的貨,怎么辦呢?多轉(zhuǎn)轉(zhuǎn),你也會發(fā)現(xiàn)有些店家的東西跟那些知名店鋪的貨也差不多,況且比他們家便宜,同他們和起來賣,絕對賺錢。還有自己要懂得搭配,一些不知名的小衫和小裙,如果你配得好,成本不高,卻能賣出好價。懂得某些規(guī)則之后,如果你有些眼光,其實開時裝店也不難。
兩三年店開下來,我發(fā)現(xiàn)自己的眼光越來越挑剔了。有些批發(fā)店若去年跑得好的款,今年還會做,如果是新開店的,不知道,他進來也會賣得很好,可我一般是不怎么會進了,因為老顧客都知道這是老款。貨進得時間長了,我發(fā)覺其實市場里的貨都有些大同小異,今年流行亮色,那滿市場都是花花綠綠的衣服,讓你睜不開眼。如果流行蕾絲花邊,那么不管老老少少都跟它粘邊,反正流行什么,就出什么,市場就這樣!突然有一天我發(fā)現(xiàn)自己對市場里的這些服裝沒有了感覺和靈感,甚至對他們很反感,我彷徨不前,曾一度想到了關店。
有一天,朋友叫我和她一起去逛寧波的大型商場。在商場里,朋友和我都傾慕于那些國際大牌的服裝,面料都是純天然,且做工版型都好,可它的價位也不低,一件小上衣得上千。朋友看著這些衣服對我說,如果我能進到這類衣服,且價錢平實,那你肯定賺錢。是啊!這些我喜歡的衣服到哪去找呢?
那天過后我就開始溜達于網(wǎng)上的各個服裝論壇,知道外貿(mào)市場有這類貨。哇塞!杭州大大小小的市場我都逛過,就是沒有逛過外貿(mào)市場,因為它的外貌很不起眼,擋口上堆放著亂七八糟的衣服,遠遠望去,就倒了胃口,更談不上進去逛逛了,原來它里面有寶貨。從此我店里三分之二的貨都是憑我的火眼金睛在外貿(mào)市場淘來的,這種貨都是大牌的尾貨或跟單,面料做工版型都不錯,且價錢便宜,顧客一旦喜歡上了,就不會松手。記得有位老顧客很喜歡我05年進的那種外貿(mào)多單褲,幾乎每一個版本都要了一條,單一個秋季就有二十幾款也不至。于是我又慢慢找回了感覺,擁有了一批鐵桿顧客。